朱涛

简介:
男,1968年12月生,1997年浙江大学材料系无机非金属专业博士,现为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同时兼任中国散裂中子源反射谱仪组组长。曾于2001-2002年在美国Delaware大学做高级访问学者,2005-2006年在德国Juelich研究中心Humboldt学者。
主要研究方向:
主要从事自旋电子新材料,新物理机制的研究,特别是垂直磁化薄膜的自旋轨道耦合力矩及其应用的研究,以及采用国内仅有的极化中子反射技术开展薄膜新奇磁学的研究。
过去的主要工作及获得的成果:
主持设计和建造了中国散裂中子源多功能反射谱仪,目前负责其开放运行,极化中子反射技术是国内唯一可用于磁性薄膜内部结构和磁结构的表征和分析的大科学装置设备。该谱仪已于2018年建成,是分析和表征磁性氧化物,垂直磁化膜,磁性梯度膜等新型磁性薄膜材料磁结构的有力工具,开放运行以来在Sci. Adv., Nat. Comm., Phys. Rev. Lett., Adv. Mater., Nano Lett.等国际一流期刊上发表合作文章40余篇。
从1997年起一直从事磁性薄膜及自旋电子学有关的材料研究工作,相关合作文章发表在Adv. Mater., Nat. Comm.,Nano Lett., Nano Energy,Phys.Rev.Research, Appl. Phys. Lett., Phys. Rev. B等国际一流期刊上发表文章100余篇。 先后开展了Fe-Al2O3颗粒膜的隧穿磁电阻效应研究[PRB 60, 11918 (1999)];LSMO纳米颗粒体的晶界隧穿磁电阻效应研究[APL 78, 3863 (2001)];Fe3O4t纳米颗粒的非常规交换偏置效应研究[PRB 70, 092409 (2004)];采用极化中子反射对垂直磁隧道结Ta/CoFeB/MgO/CoFeB/Ta的界面结构进行了研究[APL 100, 202406 (2012)];通过调控MgO/CoFeB/Ta薄膜的磁各向异性发现了迄今为止Hall灵敏度最高的材料[APL 104, 202404 (2014)];首次从实验上发现轨道矩同样可以引起磁性翻转[Phys. Rev. Research 2, 013127 (2020);PRB 104, 224429 (2021)];制备出迄今为止热稳定最好(最高退火温度超过600 oC)的垂直催化膜[APL 120, 022402 (2022)]。
代表性论文及专利:
已在Phys. Rev. B、Appl. Phys. Lett.、Adv. Mater.、Nano Lett.、ACS Energy Lett.、ACS Appl. Mater. Interf.、Phys. Rev. Research 等国际一流期刊发表文章90多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8项。
目前的研究课题及展望:
目前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020YFA0406002)一项,参加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021YFA1400302)一项,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两项,负责2021YFA1400300中国散裂中子源多功能反射谱仪的开放运行。
培养研究生情况:
已毕业联合培养硕士3人,博士2人,博士后出站5人,在读硕士生3人,在读博士生2人,欢迎具有物理和材料等专业背景、特别是对自旋电子材料,磁性功能材料感兴趣的考生报考!
其他联系方式:
电话:010-82649034;Email: tzhu@iphy.ac.cn
电话:
010-82649034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