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鸿钧

简介


男,1963年8月生,1994年北京大学理学博士,现为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数理学部),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德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国家973计划咨询专家组成员,多个国际学术刊物编委。曾任国际真空科学、技术与应用联合会(IUVSTA)纳米科学委员会主席、美国Appl. Phys. Lett. 杂志副主编、中国科学院大学副校长和校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大学物理科学学院院长。在美国和欧洲的著名科研单位做访问教授和学术顾问。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和国家基金委优秀群体学术带头人。荣获德国“洪堡研究奖”、第三世界科学院“物理奖”、全球华人物理学会“亚洲成就奖”、“陈嘉庚数理科学奖”、 “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等荣誉或奖励。

主要研究方向


新型低维功能材料的精准制备、新奇物性的及其调控;超导拓扑材料的拓扑物态及其在量子计算中的应用;基于新奇物性的输运特性和功能器件。

过去的主要工作及获得的成果


高鸿钧与合作者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以来,系统研究了纳米量子系统的构造与新奇物性,取得了一系列具有国际前沿和国际领先水平的工作。代表性工作如下:

1. 提出一种提高STM分辨率的新方法,增强了STM观察表面电子结构的能力,保持了STM发明三十年来对Si(111)7×7表面原子结构的最高分辨。

2. 在Au(111)表面上构造了具有固定偏心轴的单个分子转子,实现了大面积有序阵列的组装并实现对其转动行为的调控。

3. 实现了在单个分子层次单自旋量子态的可逆控制及其在超高密度量子信息存储中的原理性应用。

4. 构筑了硅烯、锗烯、铪烯、硒化铜、二硒化铂等新型二维原子晶体材料,并研究了其新奇物性,为新材料的进一步应用奠定了基础。

5. 实现了对石墨烯“纳米岛”的原子级精准折叠与操纵,精准构筑了石墨烯构筑异质结。

6. 在新型“笼目超导体”CsV3Sb5上发现了旋子配对密度波(Roton PDW)

7. 在单一铁基超导块体材料、相对较高温度中观察到高纯度的马约拉纳任意子。

8. 实现了大面积(微米级)、高度有序和可调控的马约拉纳格点阵列,有望用于构建对环境干扰免疫的拓扑量子计算机。



详情欢迎访问网页:http://n04.iphy.ac.cn/

代表性论文及专利


二十多年来,高鸿钧发表SCI论文500余篇,其中Nature/Science 6篇,Nature 子刊30余篇;引用3万余次,H-index 87。相关研究成果连续被Nature, Science News, Nature Materials,美国物理学会Phys. Rev. Focus和美国能源部Weekly Report等进行研究亮点报道,称“这是国际上首次在单个分子极限水平上实现的电导转变及其超高密度信息存储”等等。三次获得由两院院士推选的“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在国际/国内重要会议上作大会报告和邀请报告100余次。

目前的研究课题及展望


正在进行有关纳米电子材料与器件的制备与表征,纳米信息器件的构造与物性的基础研究,承担国家“973”、“863”、基金委重点和重大国际合作的项目,研究课题有:

1. 纳米电子器件基本功能单元的构造与物性;

2. 超高密度信息存储/分子存储的材料、技术及相关物理问题;

3. 有机-无机复合体系自组织结构的实验与生长动力学;

4. UHV-STM研究固体表面纳米结构及其在表面上的自组织生长;

5. 低维生物体系的制备与物性;

6. 高质量石墨烯材料制备,物性及其器件。

培养研究生情况


培养博士生和博士后近100名,其中20余名在国内/外著名研究机构或高校做教授和学术带头人。

Email


hjgao@iphy.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