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佳宁

简介:
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1981年1月生于辽宁大连,籍贯江苏无锡。
2003年 大连理工大学 应用物理 学士
2008年 大连理工大学 凝聚态物理 博士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2009年 瑞典 隆德大学 (Lunds Universitet) 博后
2010年 西班牙国家科研委员会(Spanish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博后
2013年 至今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研究员
2017年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兼聘)
----------------------------------------------------------
2012年 中组部中国科学院中国“青年千人”
2013年 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
2014年 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卢嘉锡青年人才奖
2015年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岗位教授
2016年 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 首席科学家 (青年“973”)
2017年 中国光学学会中国科学理事
2018年 中国物理学会
光物理专业委员会科学秘书长
主要研究方向:
1. 可见、红外波段材料近场光学性质。
2. 可见及红外天线光学模式成像。
3. 近场红外吸收光谱。
4. 时间分辨近场光谱。
过去的主要工作及获得的成果:
研究纳米尺度上光与物质相互作用产生的各种效应。部分工作收录在Nature、Science、Advanced Materials、Nature Communications、Nano Letters、Small、Physical Review Letters等期刊。单篇最高引用808次(2018.3)。
代表性论文及专利:
2018
Advanced Materials, 201800367R1 (Accepted)
Nanoscale, 10, 6288-6293
Advanced Materials, 1705318
2017
Nature Communications, 8, 1471
Advanced Materials, 29, 1702494
Nano Letters, 17, 5908-5913
Advanced Materials, 29, 1702893
2016
Advanced Materials, 28, 2931-2938
2014
Science, 344, 1369-1373
2013
Nano Letters, 13, 6210-6215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110, 203902
2012
Nature, 487, 77-81
Nature Communications, 3, 684
Nano Letters, 12, 2470
2011
Nano Letters, 11, 5333-5338
Small, 7, 2341-2347 (封面)
2010
Nano Letters, 10, 1280-1286
完整论文发表记录参见 ResearcherID:G-2140-2012
目前的研究课题及展望:
1. 低维材料表面电磁模式成像。
2. 时间分辨近场红外吸收光谱。
3. 近场非线性光学成像及光谱。
培养研究生情况:
在读(2018.1时)
博士4人。
硕士3人。
联合培养硕士1人。
已毕业学生
2017年 博士1人。
2018年 博士1人。
所有在读博士生均有国外科研机构短期访学或国际会议参会经历。
每年招收1-2名硕博连读学生。欢迎物理,材料等专业的同学报考。
博士后:
2016与2017年出站博士后2人。博士后期间皆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招聘:
光物理院重点实验室L04组招聘符合科学院“百人计划”、中组部“青年千人计划”条件人才若干。
专业方向:近场光学、太赫兹光学、超快光学、低温强磁场SPM。
待遇条件请参照物理所人才招聘宣传。有意请邮件沟通。
其他联系方式:
北京 中关村南三街8号M楼,邮编100190
电话:
010-82649062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