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理时空第82期暨人文系列讲座第17期---手把手教你发Nature软文

更新于2016-12-14

 



夏笳老师开讲“明礼时空”

              — 手把手教你发Nature软文

文/姚洪宝  图/姜畅   

12月的物理所万里无云,冬气微凉。2日晚间,西安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副教授夏笳(原名王瑶)老师应约做客“明礼时空”人文讲座,为物理所师生讲述了她的科幻作品和科幻创作之路。这是一次 “科幻简史”的讲座,仅用短短50分钟的时间便把久未碰触悬疑的理工科师生带入了科幻的世界。作为一名科幻小说家,夏笳老师结合自己的创作经验,从专业的角度,以生动幽默的语言,深入浅出地与大家分享了她的科幻作品,讲述它们背后的故事,诉说它们与科学之间若即若离但又属同宗的交互关系。

夏笳老师首先和物理所师生分享了她的成名作,即发表在Nature专栏Futures的《Let’s have a talk》:外观白白的“小海豹”是实验室设计出来的人工智能,能从零学习主人的语言。故事中,100个“小海豹”样品被装在一个集装箱里,打算送到不同的地方学习不同的语言。后来,意外发生,集装箱丢失。等3个月后集装箱被找回时,本应处于关机状态的“小海豹”早已活蹦乱跳并且在以所有人都听不懂的语言在聊天—它们建立了一种属于它们自己的语言。“你好”、“让我们说说话吧”,人类想了解这群“小海豹”的故事,便派一个中文学者进入“小海豹”的世界……

接着,夏笳老师和物理所的师生分享了三个小故事,也是她翻译的Nature上Futures专栏的三篇科幻小说。这三个故事分别是S.R.阿尔吉农笔下描写科学与燃素说并存的《一袋燃素》、刘宇昆的《猴子们》以及喀什利.佩莱格里谱的《爸爸的小失误》。最后,夏笳老师向物理所的师生讲述了她小时候的一些写作和投稿的趣事以及长大后是如何一步一步从理学学士转到文学系攻读博士的。讲座结束后,同学们进行了踊跃的提问和发言,夏笳老师针对同学们的提问也都做了耐心细致的回答。

通过这次讲座,同学们明白了科学与科幻并非两个截然不同、互不相关的领域。在这个鼓励创新的社会环境,科学背后的科研需要科幻的脑洞大开和奇思妙想,悬疑的科幻也需要科学的客观公正和深刻严谨。

背景补充:世界顶级学术期刊Nature上有一个科幻专栏,名曰Futures,此专栏对作品的要求极为严格,字数限制在850-950个英文单词。第一位在此专栏发表文章的中国人是李甜,本讲的嘉宾夏笳以《Let’s have a talk》成为第二个在此专栏发表文章的中国人。夏笳老师还出版和发表了多篇科幻小说,其中包括著名的长篇小说《九州.逆旅》、短篇小说集《关妖精的瓶子》等并多次获得中国科幻银河奖和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