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培养专题报告——王鼎盛院士,李永庆研究员在2012年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更新于2013-02-25

 



王鼎盛院士,李永庆研究员在2012年开学典礼暨入所教育上的讲话  


专题报告(一),主讲:王鼎盛院士  
专题报告(二),主讲:李永庆研究员  


研究生培养专题报告(一) 



(根据王鼎盛院士讲话整理) 


各位同学, 

早上好!首先,我作为一名老同学代表欢迎大家! 
    我这个老同学比大家老五十年又两个月。我是1962年的6月来这个所里来报到的,就是这个地方,比大家老了五十年又两个月。作为老同学代表欢迎大家,讲讲自己五十年来从当学生到当老师的体会和大家交流。 
刚才孙牧书记和高鸿钧所长讲了很多,勾起了我许多回忆和体会。孔夫子讲‘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本人的15岁到30岁,大概也就是从中学到大学到研究生这一段,孔夫子讲的从‘志于学’到‘而立’的一段。回忆我自己这五十年,大概也就是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我的五十岁是在1990年,经过‘文化大革命’的锻炼洗礼,然后改革开放,到五十岁差不多知天命了。六十而耳顺,所以即使有人骂我,我都不太会怎么激动了!现在到七十岁了,该把一些想法跟大家交流。 
首先,我讲一下自己当学生的体会。从小学到中学、到大学、到研究生确实是蛮不一样。从学的东西来说,小学和中学基本上是一些基本知识,假如小学和中学都没上过的话,在这个社会上即使作为一般的人都短缺了很多知识。在大学里面学的是将来工作需要的专业知识,如果不念大学,就没有办法从事需要高智力本领的工作。但是大学和中学有个共同的地方,老师教给你的书,让你做的习题,基本是前面的人做过了几十年、几百年、甚至几千年,习题都有标准答案。聪明的同学做的快一点,暂时落后的同学做的慢一点,但是那些答案都在那里,顶多可能有两三个不同的方法去做。所以有许多复习参考材料,有许多辅导。偷巧的同学先看复习材料,把答案背下来,应付老师的考试也得个高分,考完了也可能忘光,我也碰到过这样的同学。总之,你做的事情基本上是别人做了成千上万遍的。 
    今天开始,大家作研究生,就完全不一样。老师想做的东西,你们和老师一起要做的东西,答案是什么就不知道,是要你自己去研究!从这个意义上说,你不是一个学生,你是在工作,你在自己做研究,跟老师一起去寻找答案。这是很不一样的。所以大家到这里以后,就不要说我还是学生,不要总要老师来教这个教那个。当研究生确实是不一样的,这是从学生的角度。 
从我们当老师的角度呢,从小学老师、到中学老师、到大学老师、到研究生导师,其实也蛮不一样。我们中国人都将他们叫老师或导师,英文里面很不一样。中小学叫teacher,大学叫professor,研究生导师叫supervisor。这个teacher 就是你不会,他来教你,手把手的教你这道题怎么做,那道题怎么做;大学教师professor一词该是从profession这个词变来的,是教学生一种职业,得到一些职业训练,这些知识是职业所必须的。研究生导师叫supervisor,说得难听点像是个包工头是监工,supervise着你做研究。意思是他也不知道答案是什么,只是说根据他自己做过类似研究的经验,告诉你这个研究该怎么做。 
我自己当老师也当了一些年头,从八十年代初开始带学生,数目不太多,有总数十个左右的硕士生,十个左右的博士生,还和十个左右的博士后一起工作过。我的体会是要给学生保证两条。一条是请学生做的课题不会太难,不会难到四五年都做不出来;第二条是请学生做的课题还有点意义。有意义的意思不是你我能赚钱,是研究的问题在物理上有一定的重要性,解决了以后,对科学知识积累有帮助。我们不做,别人还得来做,它在整个人类科学发展上是必不可少的。至少有点这个必不可少的意思。更直接的衡量就是你可以发表一篇文章,发表了以后呢,别人还可以读,而不用再重复。总之,我作导师主要就是保证这两点:工作是有意义的,工作是在有限的学制规定时间里能做出来。 
    在这个意义上,我就supervise你了。看你有没有做好,你做出结果来,我跟你一起确认做的对不对,可靠不可靠。有些人从大学生到研究生要有这个转变的思想准备不够,不能较快地从读书学习转入研究探索,那么老师就该来鼓励你指导你,告诉你该怎么做,还要去补充什么,前面的同学有什么经验可以借鉴等等。总之,老师要帮助学生。当然也有些同学很厉害,能够很快解决一些问题,这个时候老师要给这个学生一些自由度,让他自由发挥,不要把着这个同学的手,非要让他重复相似的工作。总之,老师对走在后面的同学要帮一帮,对做得快的同学要给一定的自由度,让他多发挥,向问题的深度多走几步。我想大概老师就是这样的supervisor。 
这个supervisor的意思不是看学生8点钟有没有来办公室,下午是不是提早走了。刚才高鸿钧同志强调几天在工作,这个是对的。我自己的学生包括一些博士后在我这里工作,到了下午6点钟,我告诉他们,你们该走了。为什么呢?因为他们有老婆小孩,我说我家里有人给我做现成饭吃,我晚一点走不要紧,你们别说老师没有走,你们不好意思走。但是我也告诉学生,我以前工作时间很长,60多岁的时候一天还要工作不止8个小时呢!假定你连工作时间都比不上我,你的经验肯定还比我少,那你什么时候才会到我这个地步呢,会很困难很困难的。 
    就我的理解,做科学研究工作和做别的工作是有些不一样的,绝不只是8个钟头坐在那里。想问题的时间远不止8个钟头,甚至晚上睡觉都很难安安稳稳。当然我不是说要让你们天天不睡觉,当你有了收获、有了问题,而且让你激动的时候,还能安安稳稳的睡觉吗,整个晚上都会在那里想的。我们经常读到一些科学家的故事,很多关键地方他们是晚上躺在床上想到灵感,第二天再去做。我自己也经常是这样,工作时间想不完,就晚上想我第二天要做哪些事情,到了办公室后效率就高一点。刚才高鸿钧同志提到要跟外国比,这一点我有很深的体会,我要补充一下。我是1979年2月比较早的一批到美国,直到1981年9月,在美国的那个研究组有十四五个人。印象很深的是,这两年半里在工作时间几乎没有听见任何人谈工作外的其它事情。当然,午饭间时间可以海阔天空,吃完饭还可以校园里走一圈。但是一进到办公室,就马上就变了样----工作和休息是两件事。这个两年半里在办公室只有半个小时谈的不是工作,那是里根总统被人打了一枪,电视里面正在广播,有一个博士去搬来个电视机放在办公室,大家围着看了半个钟头新闻。你想人家的工作态度是这样认真,我们要想赶上人家得怎样作。我们常说我们中国人不比别人笨,那是对的。但是也不能说我们就比别人聪明多少,人家在努力认真干,我们随随便便就能超过人家吗?也没有理由!我们在工作态度上、工作方法上也确确实实要向人家学习。 
    刚才高鸿钧同志讲到与国外的差距,确实激励我们。我有些朋友是外行不搞物理的,问我说在报上看到你们物理界又有很多新突破,你们和国外比究竟怎样?我拿体育打个比喻回答他们,说我们的物理研究和世界的物理比,比我们的乒乓球差多了,比跳水、羽毛球也差多了,但是比足球好。跟什么差不多呢?我估计跟篮球差不多。就是说我们的物理和国际比,比如和比较先进的美国比,有点像我们的篮球。中国队和美国队打篮球,输20分就算不错了,输30分也正常,输50分都不是不可能。但是我们还有几个尖子,像姚明呀、易建联呀,到人家那里也还是像模像样,还真是球星。我们的物理学大概是这个样子,整体实力还是较弱,我们还需要大步才能赶上。但是个别的发现,个别的物理学家,像我们物理所的年轻一辈里,也出现了相当出类拔萃的成就和人才。作为老同学和老师的代表,今天我也希望在座的各位新同学里,能多出姚明、多出易建联,在物理学上让我们组成一个队,一个大的队,到国际上比赛去,相信一定有机会的。 
最后要讲一讲到这里来该怎样做工作。我们做的研究没有标准答案,不知道答案是什么,老师给了你题目,他也不知道答案是什么,所以你的成长过程不是一下子就能成功。虽然你可能在中学里面是奥林匹克比赛第一名,大学里面可能也学得不错,你也可能有期望,到这里来就要出一篇好文章甚至得到诺贝尔奖,但是一上来就实现的概率不大,总有个培养过程。我把这个过程根据我们老师的体会分成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模仿,模仿中也积累一些新数据。比方人家做过了氯化钠有什么性质,你来做氯化钾有什么性质,思路基本上差不多,大概结果也差不多,但定量上不一样,所以数据有参考价值,这基本上是在模仿阶段;第二个阶段呢,是你比做多了,能够融会贯通到整个系列,把它们的基本性质都理解融会贯通起来,你自己开始做研究了,碰到了新对象,你也知道有什么可以值得研究。第三个阶段是有所发展,做一点别人没有做过的东西,发展别人不知道的方法,比方说,过去温度只做到2000 K,你能够设计做到3000 K。这也不错,是有所发展了,可能还发现新现象!第四个阶段是真正能够做到一些创新,不管是方法上还是研究成果上。总之你要经历从模仿到贯通,到发展,到创新这个过程。这大概是学生阶段都要走的,有人走得快一些,第一年就模仿,第二年就贯通,第三年就发展,慢一点也不要紧。但是我想作为博士,听说在座的各位都是博士生(硕博连读生和公开招考博士生),至少要做到我对我的博士要求:达到第二阶段能够融会贯通深至到第三阶段,对研究对象要有系统地了解、要有所发展。创新的工作,等到博士后期间可能做得更多一点。 
    当然,这个过程都是在探索未知。我们可能会犯一些错误,很难想象每个人做出的每一条曲线都是一个新发现。如果发现自己的那条曲线错了,也不要紧的,我时常也见到过这种事情,因为我自己做学报的编辑。我们所有一个工作做得蛮好的研究员,给了我一篇文章,(他)说,王老师!你看我这篇文章现象特别好,要赶快发表。我说,好!正要准备发表的时候,他告诉我搞错了!是两个学生A的样品给了B,B的样品给了A而未察觉,开始以为是发现了新现象,实际上是换错了样品,不是新现象。科学工作中可以有错误,但是有了错误要纠正!最好快纠正,最好是自己纠正;实在已经发表了,也要赶紧发表更正。这都不要紧,这都是研究过程当中要付出的代价。一个人大概做这么三年五年研究,淘汰掉虚假的、意义不大的东西,能有一两样很有意义的真发现就蛮好了。千万不要弄虚作假。如果你的老师告诉你,他估计结果该是怎样,而你得到的结果不是那样,你不要怕老师批评你去迎合老师说结果一样!当然你也别为了追求新颖,搞个假的。这都不好。前几天坐飞机,读到篇笑话型的小豆腐干文章,讲三种人能说什么话和不能说什么话。文章像开个玩笑,不一定对。第一条说当官的不能说错话!他可以说假话,可以说空话,可以说大话,但不能说错话。举例,当年某领导人到某施工现场去剪彩,那个主持人告诉他,请某某领导人下台剪彩,“下台”这个词就用错了,即使是真事,那个要剪的彩是在下面,他是要下台才能剪彩,但“下台”两个字用得不好。第二条说做生意的不能说真话!他修建房子,问他成本是多少,他可以根据需要,有时候说多、有时候说少,千万不能把准确的数目告诉人家,说成本是多少,赚了多少钱。最后一条是说科学家不能说假话,虽然他可能说错话,因为做科学就是探索未知。但他一定要说真话,只要实验结果是怎样,他要报告要记录。如果实验结果跟老师的预计相反,只要实验可靠,那还应该恭喜!老师都没有想到的现在学生发现了,这个是最好了,你应该去告诉老师。老师当然要问你做的对不对,如果你经过仔细检查,实在找不出什么错误,你还可以请其他同学复核,经过多次的认证,确实是这样的话,就必定是个好发现。当然不要是工作没做彻底,像几个月前说中微子的速度超过光速,那么一大组人都搞错了。我们工作要认认真真,不要怕有跟老师不一样,跟别人不一样,但是你不能说假话,即使你有错,到时候老师检查出来是做错了,也不要紧,还可以重新再做。总之不要说假话!我们做科学研究,从我们大学生毕业后开始,一步一步往前走,走的过程当中不要走偏了,一定可以逐步提高。 
   我就讲到这里,时间已经超过了。在研究生这一段时间,大家就是20(岁)多一点,在这里念几年,也许还会在这里工作。大概也就是从‘十有五志于学’到‘三十而立’中最重要的一段。这一段研究生期间是你们学习过程的几乎最后的一段(此后主要是工作),希望你们这几年学业有成!当然,研究生这一段也是你们事业的开始,因为实际上从这个时候起你们就开始做研究。今后还可能继续做研究,会比这一段更好更多。所以这是你们事业的开始,我也祝你们一开始就事业有成!同时这一段呢,也是一个青年人很重要的一段,从20几(岁)到30几(岁),谈恋爱差不多也就在这一段,所以还要祝愿你们家业有成!当然也是家业有成的开始,因为结婚生小孩还是早了一点,谈谈恋爱算打个基础。所以,最后祝福你们三句话:学业有成,事业有成,家业有成!谢谢大家! 
   补充:(我)作为研究生的教育督导,可以说所有的老师都归我‘管’。如果你跟你的老师有什么问题,你可以直接到D楼707房间找我,请大家有事联系我。 

 


研究生培养专题报告(二) 


(根据李永庆研究员讲话整理) 



各位同学,大家好! 
  
    我四年前加入物理所,之前没有在物理所工作或学习过一天。刚才听过三位老师讲话,感觉到我的入所教育才刚刚结束。这是因为我在几年前来到物理所后才开始学着怎么带研究生。在未来的几年,我希望与在座的各位同学一起成长。我学怎么做一个好老师,你们学怎么做位优秀的研究生。希望几年后,咱们共同迎接你们博士毕业并且硕果累累这一幸福的时刻。 
    咱们物理所大概是这么一个现状:我们固定的研究人员―真正的在研究编制内的人员,还不到300人,但是却承担着国家几百项的科研项目,每年的经费超过3亿元,这是一个非常惊人的数字!咱们有这么多的科研任务,如果光靠固定的研究人员来承担,是远远不够的。物理所必须依赖在座的各位研究生和你们的师兄师姐们才能完成这些项目。可以说,你们是物理所科学研究一个必不可少的生力军!对你们来说,这是一个非常难得的机遇。咱们有这么多、这么好的课题,这说明这里有很多的机会来充分地发挥你们的聪明才智、锻炼你们的各种能力,从而把你们培养成出色的科学家、工程师或其它栋梁之才。同时,这也意味着你们肩上的担子是非常非常重的。但是,请你们不要感觉到压力太大。因为,在咱们物理所,各位老师会对你们悉心指导并和你们一起并肩战斗。 
    作为老师,我一直在思考如何培养出优秀的研究生。我想你们也非常渴望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毕业生。物理所的每位老师,都非常想把自己多年积累的知识、技术和经验传授给新一代的你们,做出有原创性的、有重大影响力的科研工作,从而使自己的事业得到发扬光大。可以说,对科一个科技工作者来说,最好的境界就是开创一个新领域,所做工作对科技的发展乃至人类生活都有重大的影响。说的普通一点,就是你做的工作,有很多人非常想跟着去做,你的实验结果或理论成为大家常用的一个参考。关于师生之间的教与学,战国时期的《学记》中就有精辟的概括:“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咱们成为歌唱家的机会非常非常小,这里的“歌”呢?我想就是咱们做出漂亮的研究工作。 
    怎么样才能算一个优秀的研究生呢?在这里说出我个人的一些体会,在座的各位老师和同学都来评判一番,看看是不是合适。我非常理解刚才王鼎盛老师特意强调的,首先是学会做人,即人才中的“人”字。这是个基本的要素,如果做人都不合格,那么一切都免谈。再就是咱们一定要保持严谨的学风,这也是一个非常基本的要求。在这个基础上,各位同学锻炼自己的各种能力,逐渐成长为一名优秀的科技人员。在“才”的方面,具体地讲,有这么几个点:第一,就是扎实的理论基础。我想经过研究生院的学习,各位同学基本上已有较好的基础,经过进一步的学习,在知识基础上问题不大。其次,你们现在开始进入实验室,选择实验物理的需要通过做实验来锻炼处过硬的动手能力,做理论的要掌握各种解析及数值的计算方法和技巧。第三,你们还要学会自己独立分析和解决遇到的科学问题。刚才王老师也讲过,做研究不是简单的做作业的问题,老师都不知道答案。做研究基本要靠你们自己。当你们有了这些能力、这些基础,要靠什么来显示呢?那就要在具体的科研工作中取得一些进展和突破。还有,有了成果还需要展现给外界看,发表论文或申请专利,以增加学术成果的影响力。这就要求你们学会写论文、并逐步提高用中、英文与同行进行学术交流的能力。经过未来几年的积累,在座的各位很可能会做出一些很漂亮的工作,并能发表一篇或更多好论文,但光有这些并不能保证你将来会成为一名优秀的科学家。这涉及到最后一点,也就是要学会形成自己创造性的思维,培养独立提出和解决科学问题的能力。因此,成为一个合格的科学家,对一个人的要求是非常综合的,挑战性很高。 
    我这几年通过和学生们打交道有一个体会,那就是他们经常张口闭口说,谁和谁在哪个好杂志发表了论文,这个工作能不能发什么文章,等等。论文成了他们口中唯一的标杆。这对不对呢?我的观点是,追求高品质论文不是什么错误,问题是不能把这个当成唯一的目标和唯一的准绳。发表高端论文和优秀研究生是不可以划等号的。下面我来举几个反面和正面例子。       
第一个是反面的典型。这位先生在研究生期间是非常成功的,他绝对是一个明星级的研究生。他的研究生和博士后是同一个到时,一共发表过30多篇文章,其中10篇都是一流的高端杂志。你们可以看到,他至少是4篇Nature, Science等期刊论文的第一作者,引用数字都是相当惊人的。这些成就你拿到哪里去评价,他都是一个出色的青年人才,一个科技新星。可是,自从他拿到一个著名大学的职位后独立做科研已超过10年,其科研成却下了一个大台阶。其中原因也许是多方面的。我的猜测是尽管他曾是一个优秀的研究生,但取得那些成就与其导师关系很大,他自己在独立科研能力方面还有所欠缺。在座的各位同学,希望你们认真关注,如何在未来的三到五年间的获得真正的独立科研能力。我觉得这是决定你将来能不能成为一名优秀科学家的最重要的因素。 
    我再讲一个更极端的反面例子。这位德国老兄在我读研究生的时候,对我们的冲击非常大。因为,他当时的所作所为浪费了全世界很多小组,很多年轻人的宝贵时光,把大家引入了歧途。他在巅峰的时候,即在2000-2001年期间,平均每8天就发一篇文章。在Nature,Science,PRL 这类杂志上就有20多篇,可惜这些全是假的,全是捏造的。当然这个人现在已经身败名裂,但是咱们大家一定要引以为戒。学术造假在世界范围内都是不能容忍的,咱们物理所对此更是“零”容忍度。如何防止学术造假,各个研究组在具体做法上可能有所不同。我要求我的研究生一定要保持好的实验记录,对原始和处理过的数据一定要及时备份。实验数据的原始记录原则都属于物理所的。原始(纸质)记录将来在你们毕业后是不能带走的。毕业时,你们只能把复印件或扫描件带走。其它原始的东西也一定要保留下来,例如你们的实验样品。对于做理论的同学,我这个做实验的就不好说了,但我想关键的推导过程、计算程序的源码及重要的数值计算的参数等还是应该留下来的。学术圈是建立在诚信基础上的,学术造假危害非常大。一旦你做了,就丧失了做一名科学家最起码的条件,在学术圈就会永无立足之地。学术造假在中国也时有发生。美国有个非常有名的《The Economist》杂志报道过中国的学术造假,相当负面。这严重影响了咱们国家的形象。时间较紧,我就不再展开发生在中国的这些案例了。 
    我现在讲另外一个故事,是关于曾获得1985年诺贝尔物理奖的冯克利青(Klaus von Klitzing)的。von Klitzing教授的成长过程非同寻常。他1943年出生,29岁拿到博士学位,博士期间研究一种不是很时髦的半导体碲(Te)的电子输运性质,他在攻读博士期间(根据Web of Science)就发表过两篇第一作者的论文。按照咱们物理所同学的“标准”,这些论文也就发表在这些二三流的期刊上。快四十年过去了,其中一篇论文一共被引用了七次,另一篇论文也只被引用三次。我们很多同学也许会想,如果博士毕业后,我就有这点论文发表,并且没有一篇PRL之类的高端杂志论文,我也许该考虑尽快放弃自己的科研生涯,找些别的工作去做。von Klitzing在当年却没有这样做,他继续坚持,选择留校接着做研究,过了五年左右,他拿到了能当教授的资格。他当时的简历并不太好,在毕业后的五年也就发表了这11篇文章,大都迄今也没有产生太多影响。假如von Klitzing生活在今天的中国,那么他是学术圈找不到好位置的,至少当不太可能在大学当教授甚至是副教授。但是在当时的德国,学术圈对发文章、发在哪,不太重视。他们更重视系统性地做一些扎实的研究工作,直到今天也不太盲目赶时髦。von Klitzing当时做的工作就具备这些特点,所以他在德国还是拿到了能做大学老师的资格,只是没有立即拿到永久的位置。他当时拿了个奖学金,到法国做了个访问研究。很快,他做出了一个石破天惊的大发现,即在1980年观察到了量子霍尔效应,并为此独自获了1985年的诺贝尔物理奖。这一发现是人类认识宏观拓扑量子态的开端,奠定了最近发现的拓扑绝缘体的基础。有人说von Klitzing发现是一次偶然,是他运气好。实际上不是这样,历史给von Klitzing的机遇窗口非常小。当时,在美国和日本都有一流的实验室在做类似的工作,并且非常接近发现这一效应。von Klitzing能够抓住这一机遇,成为量子霍尔效应的发现者,关键还在于他平时的积累和训练,以及德国人的严谨和认真的精神!(后注:关于von Klitzing教授的科研体会,我曾帮助《物理》杂志在2011年6月采访过他。采访稿刊登于该杂志当年第七期,颇有启发性)。之所以讲这个故事,是想告诉你们,在今后几年的学习和科研过程中,即使你们遇到困难也不要轻易地放弃,千万不要把追求发文章作为一个唯一的目标。要练好基本功,把基础打得扎实一点,功夫不负有心人,机会对又准备的人总会有的。  
    刚才讲到一个在博士期间表现不起眼的例子,再讲另一个极端的例子。我想在座的各位同学等到毕业的时候大概有三分之一或更多都会发表非常好的论文,就是所谓高端杂志的文章。在这我讲一个凭在研究生期间的工作就拿诺贝尔奖的一个人――施里弗 (J. Robert Shrieffer),他是著名的发明晶体管的巴丁的学生。他们和库珀一起发展了常规超导体的微观理论。这一理论被一些人认为是20世纪凝聚态理论的巅峰之作。他的一生顺风顺水,非常风光,据说他的太太非常的漂亮,要钱有钱,要名有名。按常人的眼光,他几乎什么都拥有。但在2004年,他被关进了监狱,原因是他当年9月24日在加州因超速驾车与一辆面包车相撞,造成了1人死亡和7人受伤的恶性事故。根据警方现场勘察,事故发生时,施里弗驾驶的奔驰跑车时速已超过100英里,属于严重超速。此前施里弗曾有过9次超速驾车的违章记录。撞车发生事故时他的驾照已被吊销,属于无照驾车,并且当时他已经73岁了,并患有疾病。在宣判会上,法官对施里弗说,“我认为你应该尝尝州立监狱的滋味。这场悲剧在于:你是一位对社会做出过重大贡献的聪明人。你为什么决定在公路上如此高速驾车?这实在令人难以理解”。如果你一不小心成功的话,希望我刚才讲的这个例子对你是个好的提醒。 
    刚才聊的几个故事都是外国的,我觉我们中国老祖宗的话还是最有道理的。在“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两句话中,我想特别强调“宁静致远”。我希望你们不要受目前浮躁的大环境影响太多。现在中国的社会浮躁之气确实非常严重,大桥坍塌、火车追尾、空气严重污染等事情都和这个有关系。我希望你们,也包括我自己,扎扎实实的把工作做好,把基础打好。不要把急于发论文作为追逐的唯一目标。咱们物理所有很多有点,但不好的一点就是咱们中关村这个地方太过繁华,诱惑太多。举个例子,过个马路由于人多车多,有时也要一路小跑。在这种地方能够静下心来做科研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这张PPT上也引自咱们老祖宗说的话,第二句(良弓之子,必学为箕)说的是:做弓的工匠在教徒弟的时候,不是一开始就学怎么做弓,而是一开始学怎么做簸箕;另外一句(始驾马者反之,车在马前)是说,如果让一个马去拉车,首先把这匹马栓在车后面,让马熟悉这个过程。我想建议各位同学,一定要循序渐进,否则欲速则不达。这些在欧美可能会好些,很多学生进了实验室在三四年没发表论文也不太着急。一些学生会用七八年的时间才能毕业,用六年更是非常普遍。所以奉劝各位,一旦做的不顺,或者需要花大量时间搭设备,修设备或改造实验室等,不要着急,把这些事情当成宝贵的锻炼机会,耐心把事情做好。这些经历在将来不管你做什么一定会有所回报。记住:科学家需要的综合的素质,科学研究更像是马拉松而不是百米冲刺。 
    最后我以这张片子介绍钱学森先生生前问的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本质上是个大环境的问题,要想解决很不容易。但幸运的是,我觉得咱们物理所拥有全国最好的软环境。我非常希望咱们物理所能够成为培养科学大师的摇篮。最后祝同学们在接下来的几年里,愉快充实、学有所成! 
    注:以上讲稿在原有讲话的基础上略有修改。